前進越南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加入會員
樓主: life
收起左側

故常無欲以觀其妙,常有欲以觀其徼

  [複製鏈接]

130

主題

2464

帖子

5367

積分

武林新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 樓主| life 發表於 2010-9-7 22:33 | 顯示全部樓層
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。-靜思語-
讀書心得:
人應該努力學習,活到老,學到老,學習古今中外智者的智慧,尋找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大道。
然後依大道而行,用正確的方式去生活,這樣必定能越來越幸福,從古以來就是這樣的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164

主題

55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少年高手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8 07:25 | 顯示全部樓層
為自己找藉口逃避的人,永遠不會進步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p8857041 於 2010-9-8 07:28 編輯
第二十一章
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

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﹔

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杳兮冥兮.其中有精.

其精甚真.其中有信.

自古及今.其名不去.以閱眾甫.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.以此.
life 發表於 2010-9-7 22:10

太上道祖本尊.白話自解:

第二十一講

道的顯現

如果想去洞悉德的真實面目.惟有從道體之中.才能夠找出目標與答案.

那麼道體又是什麼呢?它本自無形.又無一定的形象.是恍恍惚惚的.

可是.在這恍惚之間.它又具備一切的形象.在這恍惚之中.它又包涵了天地一切萬物.它是那麼長遠.又是那麼幽深.在這長遠幽深之中.具有生命之源的東西.難以窺測的原素與原理.而這些原素與原理又是非常真實的.如天地沒有這些原素.天地不能悠久.人類沒有這些原素.人類就不能生存.而且其中又包涵了應用不失其時的信驗.與循環不息的根據.所以它從古代到今天.它一再下了.誰刮的狂風?誰下的暴雨?就是天地啊!誰能比得上天地呢?天地這麼大.如果不順乎自然而為.尚且還現這些呢?就是道給我的啟示.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164

主題

55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少年高手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8 11:03 | 顯示全部樓層
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p8857041 於 2010-9-8 11:08 編輯
「老子」一書,字數太少,又是古文,其思想又很奇妙,所以難以理解。
關於第一章這句名言,...
life 發表於 2010-8-31 18:43

道德經.觀玅章第一

道.可道.非常道.名.可名.非常名.

無.名天地之始.有.名萬物之母.

故常無.欲以觀其妙.常有.欲以觀其徼.

此兩者.同出而異名.同謂之玄.玄之又玄.眾玅之門.



太上道祖本尊降文(癸亥年十月初八日.天筆蔡生):

第一講

道與名

今天由我來講道.那麼道是什麼呢?

道這一個字.是表示宇宙萬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真理.也表示虛空之間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.因此人類是難以使用語言與文字.去形容它.去描述它.可是世人卻偏偏喜歡以語言或文字去表達這個道.而且說得很多.很多.

依我看來.這只是口頭之道而已.因為這個道如果是可以講出來.或是形容出來.就不是真正本來的道了.更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.

因為講出來的道.只是描寫與形容而已.與事實畢竟是離開很遠的.

譬如說:一張桌子.就是一張桌子.你就是巧奪天工.畫得跟真的一樣.畢竟還不是真正的桌子.這就是本來的東西與形容描寫的差別距離.

可是世人就是這麼頑固.喜歡門戶之爭.都去強調我們才是道.你們不是道.而且每個人所強調的道.都不一樣.更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.因此.我看到這種情形.才發覺到.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的.已經不是真正的道了.因為這只是形容與描寫而已.而真正的道.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.就好像   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談到說:我說法四十九年.實在是沒有說法的.如果你們以後講我有說法.就是在毀謗我.

由此可知.釋迦牟尼佛對道的體悟.也是難以使用言語代替的.所以修行的人.如果自己不去體悟大道的話.只想依靠別人的說詞.像這樣的瞭解還是離道很遠的.

名.這一個字.是指宇宙萬物還沒有形成之前的名字.那個時候宇宙萬物.都沒有名字.可是沒有名字.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名字.

一旦到了宇宙萬物變成有形體.可以看得出來.又可以摸得到的時候.人類就會給它立個名字.可是這只是人間的巧立名目而已.因為萬物是經常在變換更改的.因此這個名字也就跟著變換更改.

譬如人的名字.隨著人的死亡後.這個名字.也就跟著死亡.所以有名字的稱呼.都不是真正長久的稱呼.

所以說.沒有名號及沒有名稱的東西.才是天地之間的原始.

照這樣說來.稱呼與名字.不就像萬物的母親嗎?

所以我說.人的心靈在清清靜靜.連一點慾望也沒有的時候.才能觀察出一切萬物的本來面目.如果在心中充滿慾望的時候.所觀察到的.只是萬物的外表而已.

以上兩種人的心境不同.所以所觀察到的事物.當然就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.這不是很玄嗎?在如此玄妙之下.我們如果再深入去探討的話.便可得到更玄妙的問題.你相信嗎?

所以我說.研究道這門學問.的確是所有玄妙之門中.最玄妙的了.你說不是嗎?

164

主題

55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少年高手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9 11:28 | 顯示全部樓層
生氣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。-靜思語-
再來抄抄道德經的名句.

道德經

若水章第八

上善若水.水善利萬物而不爭.

處眾人之所惡.故幾於道.

居善地.心善淵.與善仁.言善信.政善治.事善能.動善時.

夫唯不爭.故無尤.



太上道祖本尊降解白話文:

世人都想學善.今天吾就來講.最上等的善.到底是什麼?那就是水了.為什麼呢?不信的話.我可用以下的比喻去分析之:

1.水的善德.在那裏呢?就是它利益萬物.滋潤萬物.也不去爭名.爭利.爭功.爭大.

2.它處在眾人所厭惡又卑下的地方.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為了.

3.它無論居住在什麼地方.都能隨處而安.真靜自守.

4.而且它的善德.淵深得很.幾乎難以測量.為什麼呢?因為它能夠沉靜.又能和合萬物之用.

5.水施予萬物.皆出自於仁愛之心.這就是它的仁慈.

6.水本無言.可是無言之言才是真言.更是信言.如朔望的潮水.皆能適時而來去.這就是水的信言.

7.水以滋潤萬物.就好比處理政治一樣.遇熱就昇華成雨露.多餘就流入江河.如此生生不息的現象.不就是水善於處理政治的表現嗎?

8.水在行事方面.又能盡其所長.如行舟渡筏.滋潤萬物.煮飯.燒菜.洗衣.無不是水的善德.

9.水在舉動方面.很合乎自然的.如水流到圓的地方.它就變圓.流到方的地方.它就變方.氤氳的時候.它就會下雨.晴天的時候.它就昇華.人如果能夠像水一樣.不違背天時行事.不妄做.不妄為.不妄言.這才是學習水的善德.

尤其水不與它物相爭.所以它物也不會與水相爭.這就是水以和的表現.所以如果人能夠學水的涵養與和氣.自然也不會有錯誤之紛爭了.

130

主題

2464

帖子

5367

積分

武林新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 樓主| life 發表於 2010-9-9 12:48 | 顯示全部樓層
吃苦了苦、苦盡甘來;享福了福、福盡悲來。-靜思語-
道德經.觀玅章第一

道.可道.非常道.名.可名.非常名.

無.名天地之始.有.名萬物之母.

故常無.欲以觀其妙. ...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8 11:03

第一章這個斷句是有問題的,參考:1.傅佩榮先生「 有與無的問題」,http://www.cdd.org.tw/Costantinian/535/53507.htm
2.中途島,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bour/post/1310676486
學習「老子」,應該重視1970年代帛書本的出土。
馬克思參觀蘇聯以後,說了句名言:「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。」
小弟學習經典名著,總是希望能夠貼近原著精神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164

主題

55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少年高手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10 09:36 | 顯示全部樓層
人唯有縮小自己,放大別人,才能走入人心。
本帖最後由 p8857041 於 2010-9-10 09:38 編輯
第一章這個斷句是有問題的,參考:1.傅佩榮先生「 有與無的問題」,
2.中途島,
學習「老子」,應該重視19 ...
life 發表於 2010-9-9 12:48

這個問題.道德經裏面也有.可見學佛.學道與佛學.道學.是完全不同的.根本是兩碼子的事.

道德經

日損章第四十八

為學日益.為道日損.

損之又損.以至於無為.無為而不為矣.

故取天下者.常以無事.及其有事.不足以取天下.




太上道祖本尊.白話自解:

一個人如果是為了學問求知見的話.是有益的.但是這種益只是短暫的.而學道就不同了.因為學道是要損去了知見.除去了情慾.更要排除了妄念.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.這樣物我兩忘.私慾淨盡之後.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.

有了無為的境界.就是無所不為了.可是這個無為.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.是動中之靜.靜中之動的無為.是虛中之實.實中之虛的無為.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.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.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.如果人能無為.真性了然.萬物的造化.無不在身心之中.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.

所以要得到天下.如果以私慾之心.或是仗侍自己的力量.去取得的人.那麼將不可得.所以一個真正體悟大道的人.他會以道德仁義去取得天下.如古時候的堯.舜.禹.這些聖人就是一個榜樣.不但取得天下.又取得天下人民的心.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.而秦始皇就不同了.他以私慾的作為.想將天下納為己有.其實這種作為反而使人痛恨.使天地神祇不悅.所以像這種取得天下的方法.是不足以效法的.

130

主題

2464

帖子

5367

積分

武林新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 樓主| life 發表於 2010-9-10 10:06 | 顯示全部樓層
脾氣嘴巴不好,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。-靜思語-
這個問題.道德經裏面也有.可見學佛.學道與佛學.道學.是完全不同的.根本是兩碼子的事.

道德經

日損章第四 ...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10 09:36

“文章既成,已不由己。時人自悟,曲直已非。以非傳非,面目全非。”
如果要研讀「老子」,希望貼近原著本義,乃基本的誠懇,對原著原作者的起碼尊重。如果要天馬行空,另行發揮,那麼就不應該說白話翻譯,書名也不應該再叫「老子」或「道德經」,而應該視其內容叫「我讀老子的心得」或「某某讀道德經的臆想」,或乾脆就叫「如何得道成仙」,何必掛老子之名,賣自己的狗肉?
前者心態,可以進一步讀書研討會;後者心態,讀書研討會並無意義,終究只是各自發揮,各執其見,宗教信與不信,信哪種教,那跟「老子」一書已經越扯越遠了。

164

主題

55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少年高手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10 10:42 | 顯示全部樓層
吃苦了苦、苦盡甘來;享福了福、福盡悲來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p8857041 於 2010-9-10 11:12 編輯

還是說明一下好了.白話部份書名叫做:太上道祖演講集.

我是覺得解得是非常的好.

可能有人太聰明了.就連個標點符號.逗點.也都能研究老半天.

其實拿各個解釋版本一對照.很容易的就可以一判高下了.歡迎提出.

衣者還是聲明一下好了.衣者從沒有賣過書.甚至於光只這道德經.衣者還曾經花過台幣十萬左右.要人翻印.然後拿到各地點任人拿取.這事是衣者之前在輔大上班時候的事情了.文章內容才是重點.網路上找也很容易.要說是掛老子之名.賣自己的狗肉.其實這種人還蠻多的.幼兄自己很可能還不知道.幼兄就已經有列舉了很多人了啦.要說難聽點嘛.可能就還要包括.......衣者不好意思說.

言歸正傳.衣者還是非常歡迎幼兄提出自己對道德經的章段見解解釋的啦.但是衣者還是會隨後祭出太上道祖演獎集的文章以正視聽.

歡迎大家來聊聊道德經啦.

130

主題

2464

帖子

5367

積分

武林新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 樓主| life 發表於 2010-9-10 11:12 | 顯示全部樓層
生氣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。-靜思語-
還是說明一下好了.白話部份書名叫做:太上道祖演講集.

我是覺得解得是非常的好.

可能有人太聰明了.就連個 ...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10 10:42

馬克思生前潦倒,即使有好友恩格斯義助,也不免貧病交迫,四個孩子死了三個。但他終其一生,總是為他的哲學他的主張他的理想奮鬥不懈。造化弄人,馬克思死沒多久,馬克思主義迅速走紅,蘇聯誕生。於是馬克思特別向冥王請假,到蘇聯參觀。見識了蘇共的招數作法,馬克思悲痛憤怒,留下這樣一句話:「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。」
馬克思寫那麼多字,又是白話,又在當代,都能慘遭這樣下場,何況老子年代久遠、又是古文、傳抄或有誤漏、居然又只有五千字?所以認真對待學術的人,頗有的忙。然而對別有居心者,那些工作都是多餘,老子這部妙書,字少難懂,正好隨我瞎掰,句讀對不對、古字看不懂都沒關係,反正我說得更有哲理。
這就像有一種大學生,從小混到大,二分一加三分一答五分二,不是更簡單更好算更優美嗎?管他老師講什麼,那套既囉唆又煩人又更難算,有什麼好學得?
所以有人為學日進,有人為「道」日損,然而他們同樣領到大學畢業證書。說實在,要這樣隨心所欲,為「道」日損,那又何必花大錢、浪費時間念大學?不如把時間金錢拿去尋找相信我道中人,只要有足夠多的人信就前途無量了。

164

主題

55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少年高手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後登錄
2020-3-17
p8857041 發表於 2010-9-10 11:19 | 顯示全部樓層
吃苦了苦、苦盡甘來;享福了福、福盡悲來。-靜思語-
馬克思生前潦倒,即使有好友恩格斯義助,也不免貧病交迫,四個孩子死了三個。但他終其一生,總是為他的哲 ...
life 發表於 2010-9-10 11:12

幼兄有點越扯越遠了.

歡迎幼兄提出道德經的自己章段見解.不必客氣啦.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加入會員

本版積分規則

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一切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非本論壇立場,瀏覽者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論壇管理團隊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論壇保留一切管理及法律追究之權利。
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搜索

小黑屋|本站規範|關於我們|前進越南

GMT+8, 2024-3-29 23:58 , Processed in 0.180274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