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進越南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加入會員
樓主: 青莲
收起左側

人不能执迷在幻化之中

  [複製鏈接]

7

主題

173

帖子

778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3-8-12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3-8-11 00:19 | 顯示全部樓層
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,但不要操心。

    《白話佛法》緣分與神通

(一)
今天給大家講神通,隻要修煉之後,就會有神通。修煉比如拜佛唸經、坐禪觀想等,當剛剛接觸到鬼神之後,通靈的現象就會出現,通靈的現象表現在很多方麵,比如:做夢、感應、幻覺等。幻覺就是明明自己感覺看見了,怎麼又沒有了?這種幻覺的通靈現象,分成大神通和小神通。小神通是能夠知道一些事情,能夠看到一些靈界的東西,是散散的一剎那間的感覺或感應。大神通和小神通的層次是不一樣的,小神通是鬼通,大家都知道鬼有五通,鬼通也包括陰陽眼,能夠看到一些靈界的東西,凡是有人告訴你,我能看到什麼,我能知道什麼,其實這個人身上就是有鬼了。誠心修心的人是不追求這些神通的,隻要追求,鬼就會上身,要老老實實信佛修心。能看見靈界的東西有三個原因:1)前世所修;2)陰氣過重;3)鬼上身。有95%的鬼上身之後,就會有小神通,但都不是正神通,是鬼通。你們在學佛的道路上一定要正信,一定要明白,不要認爲能有什麼通就好了。真正的大神通,不是鬼通,是師父曾經給你們講過的六通,但是有大神通並不表示這個人能完全解脫自己。

如果能達到解脫的境界,就是自己在人間已經能解脫了,該有的神通,自然來的才叫神通。什麼叫解脫?就是該髮愁的時候,不髮愁,該難過的時候,不難過,如果被人家騙了,也無所謂,如果生病了我隨緣。能夠完全解脫的人,他一定有大神通,而有大神通的人,他一定會解脫。


(二)
告訴你們:真正的解脫是甩纏,是把所有的纏擾全部甩掉,是誰也擋不住的,不論世上任何事情都是你自己決定去做的,沒有一個人能擋得住,是你自己種下的因。

社會上有些神通者,是求神問卜。如果小神通越來越靈,就是鬼神入身,鬼神入身之後就是讓你與陰間通話,就是佔卜,但這不代表修心,與修心是兩個概唸,一定要正信、正唸、正修。

大家常説修心,修心是什麼?修心就是明心見性,把你的心修得明白,要見到你的本性,就是佛菩薩的本性。我們要做主人,修心要做自信的主人,就是做自己生死的主人,控製好自己的生與死,但有幾個人能做到?要見到自己的本性,首先要擺脫業力的糾纏,要得到根本的解脫,就是完全想通,想明白了。在這個世界上對什麼事都無所謂。在這個世界上愛和恨會讓人生生世世在輪回中,人活在世上就是愛和恨,因爲愛讓你下輩子受苦,因爲恨讓你下輩子繼續輪回。有些人説:我這輩子太愛你了,下輩子我們還要做夫妻。但是誰能保証下輩子還能繼續做夫妻呢?


(三)
愛和恨要正確對待,用三種方法來脫離輪回:第一,要有人間的決斷力。這個愛我不要了,不值得了,沒有意義了,這個決斷力很重要。比如,孩子與媽媽關繫很僵化,這個孩子動唸頭要殺媽媽,要把媽媽趕出去,實際上這些孩子與媽媽都是噁緣來的,這時你要有決斷力,離開孩子,不要認爲自己還是他的媽媽,還要牽掛他,越牽掛越恨,恨在心裡種下噁因之後,下輩子又開始輪回報應了。第二。割捨力,把自己身上不好的毛病,不好的東西要割捨掉,千萬不要把毒瘤留在身上。第三,緣儘力。就是要相信是緣分儘了,你才能斷去愛和恨。每個家庭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是一種緣分,等緣儘了,就沒了。所以當愛和恨交織在一起的時候,你會又愛又恨,要相信緣,就能捨棄。

7

主題

173

帖子

778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3-8-12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3-8-11 15:14 | 顯示全部樓層
太陽光大、父母恩大、君子量大、小人氣大。

   《白話佛法》調心即修身養性


(一)
現在給你們講一講“調心”。一個人要學會調節心理。調心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一個開悟的人,他要有一顆清涼的心,清涼是腦子很清醒,人很冷靜,清涼心就是説這個心永遠是很安定的、很平穩的。調心的目的就是要修正我們身上的習性,也就是習慣性的東西,因爲習慣性的性格有時並不是件好事情。比如:你已經生糖尿病了,還是喜歡吃巧克力,吃甜品,你們説這個習性好不好?不好的習慣、習性一定要改掉。調心就是把心調得平衡一點。修心也叫調心,即修心養性。儒家教育就是修身養性。


(二)
告訴你們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能讓你們修得更好,就是共修,人在一起的時候容易修,容易進步,與大家在一起修心唸經,才能與佛印心。什麼叫佛印心?就是與大家在一起修心唸經,大家都是佛,大家身上都有好的氣場,大家在修心的時候會有佛性磁場和氣場出來,那時你與大家一起唸經,你會得到信心,得到能量,會得到佛菩薩的佛心的普照,將佛光印在你的心裡。如果一個人修心,有時會産生懈怠心,很難讓佛在心中留住,因爲一個人修心時,他的磁場、佛性不夠,而且私心雜唸一起佛菩薩就離開了,一個人修心之後,不可能馬上得到清淨心和自在心。以爲自己清淨了、自在了。那是你自己認爲的,其實你不了解什麼叫做清淨,更何況業力。就是説你以爲自己平靜了、清淨了、得到安靜了,以爲自己修心已出成果了,實際上你還不了解你自己身上的業力。因爲身上有業力的人,他的心不可能馬上修到清淨。比如:你現在還欠很多錢,而每天所賺來的錢,實際上不是你的,因爲你欠人家的錢,進來的錢就不是你的錢。業力是不可思議的,不可思議的業力就是説這個業力會隨着境界轉,就是心會隨境界轉,心會隨着業力轉。比如:今天業報到了,你很恨這個人,這時你心中就産生恨意,産生恨之後,身體就會有變化,飯吃不下,覺睡不好,業力就開始變了,你的臉也會隨着業力變化,變得越來越兇,事業越來越有阻礙,身體越來越差,這就是你恨人家,業力轉化的結果。


(三)
你們今天跟隨師父修行,不要去追求任何的感應。師父常常告誡你們,修心唸經不要去追求有什麼神通和感應,要做到今世不造業,累世的業也不要讓它來。你們在過去累世當中已作了很多罪業,隨着你們再投胎受報,有的也會沒了。就像稅務局的檔案一樣,每五年就會自動注銷。但是你們要記住,因爲你們在正修,佛菩薩就會保佑你們,你們頭上會有佛光,過去做的小業障真的能消掉,因此不要讓累世的罪業再來侵入你當下的身體,師父現在讓你們唸《禮佛大懺悔文》就是懺悔你前世的罪業,也隻是前世而已。佛菩薩講的三世因果是前世、今世、來世,能把這三世修好,你就是一個很善良有修爲的人。前世欠的債,今世儘量不要讓它髮出來,唸《禮佛大懺悔文》之後把小的業障消掉了,大的激活了,然後唸“小房子”還債。這就是阻止你累世的業力出現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7

主題

173

帖子

778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3-8-12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3-8-12 04:37 | 顯示全部樓層
知識要用心體會,才能變成自己的智慧。-靜思語-

《白話佛法》無所住心,修正自己的行爲

(一)
孽障、污氣隨着因果關繫附在人的靈體上,即靈性和肉體上。爲什麼業障一定要消除掉呢?因爲凡是業障它都有污濁之氣,有不好的氣場,污氣隨着因果關繫附在人的靈體上,從中醫的角度講就是阻礙了你的氣血循環,而産生了病痛。這就是師父常説的,身體上一塊一塊的業障多了之後,你的氣脈不通,會阻礙你的氣血的正常運行,因此肉體就會生病。修行和修心等於用心(行爲)打開你的心靈之光,今天做了很多好事,你心中就會很踏實,很開心。當你在修爲上,心靈上幫助人家時,就是已經打開你的心靈之窗、靈魂之窗,你才會有善舉去幫助別人。

由於佛法太深奧,看不見,摸不着,告訴你們佛法好,好在哪裡?當人最苦最無助的時候,佛法就已經進入你的心中了,就是説爲什麼當一個人最苦的時候,也是最能信佛的時候。這個人最睏苦的時候,絶望的時候,才能一下子放下。因爲當一個人最苦的時候,是那種痛心的苦,痛到了他的本性之後,他真正的佛性才能出來,才能接受真正的佛法。當一個人好的時候,有錢的時候,什麼苦都沒有的時候,一般是不會好好修心的。當一個人最苦惱的時候,最無助的時候,你去幫助他,最能讓他歸入佛門。因爲無助了才會求到心靈深處的佛。


(二)
做好事要能見到自己的性空。當你一邊做好事時,一邊又要覺得是空的。性空就是你的本性在做好事的時候,你的心是空的,心無所求,才懂得要幫助人家。當你幫助別人有所求時,人家也會覺得你不是真心的,做好事如果有目的就得不到功德,僅僅是善報。如果做好事能見到自己的性空,就成功了,否則隻是善報而不是功德。如果在幫助人家時,心中還沒有性空,你做出來的隻是善事,而沒有功德,因爲你做的事是有所求的。

修行就是師父經常給大家講的修正自己的行爲,要邊修邊行,行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化爲修行,在工作生活中,修正自己不好的行爲,把工作化爲修行,把修行化爲工作,在工作中修行,在修行中工作,把二者合一融入日常生活中。不要認爲到了觀音堂就是修行,離開了就不修了,工作不忘修行,修行不忘工作,平時生活工作的一切,言談舉止都是在修行。


(三)
無所住心,就是你的心不要放在某一個位置上,我無所謂,放在哪裡都可以,不放在哪裡也可以。心不要注重在什麼地方,什麼叫住心?不論是注重在貪的方麵,吃的方麵,還是事業方麵等都叫住心。無所住心,凡是所有瑣碎的事情,全部都不要住在自己的心裡,要見佛性,明心開悟,把自己的悟性開髮出來。

人生是真實和夢幻的結合,人生是真實的,有時卻像做夢一樣,有時忽然之間又變得非常的真實,真實夢幻的現實變幻不定,真實又如夢幻,夢幻又如真實。師父希望你們做事要慎行之,説話要慎言之。在這如夢幻般的現實生活中,切勿隨意種因。

7

主題

173

帖子

778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3-8-12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3-8-12 16:24 | 顯示全部樓層
太陽光大、父母恩大、君子量大、小人氣大。
  
    《白話佛法》煩惱到來後——無所謂
  
(一)
我們在人間經常講一句話叫“無所謂”,今天把它上昇到佛法的理論來講解,“無所謂”就是驅煩惱,如果你對任何事情都不追求了,無所謂了,你的煩惱就沒有了。要看破一切,如果看不破,放不下,就是有所謂。這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,人活在世上就是個因緣。因緣,是自生自滅的,這個因生出來之後,等到緣成熟了,就滅掉了,沒有了。就像媽媽把我們生出來,等到我們長大了,媽媽過世了,跟媽媽的這段緣分就沒了(就滅掉了),其實媽媽跟我們這一輩子,就這麼一段緣分,這就叫因緣。因緣自生自滅,又有生有滅,有生有滅就是自生自滅。有生有滅,就是有生出來的,就一定會滅掉。比如:今天人生出來,以後就一定會死。猶如:你今天吃了不好的東西,生出這個因,肚子一定會不舒服等等。這就叫有因有果。


(二)
因緣,從佛法上講叫法緣,真正的因緣一定會傳幾十年,或幾百年,是一種很自然的衍生。因緣在幾百年之後一定會自然結束,比如:你今天愛得再深,不論是你的媽媽,還是你的爸爸,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沒了,要記住因緣是自然的衍生,會自然的滅亡,自然的消失。所以任何事情,任何東西都不能看得太重,太執著。在一個開悟者或智者的眼中,因緣沒有生滅,生滅一直在延續着,所以將自然稱作無所謂,自然來的東西要對它無所謂,自然來自然去,要把自然變成無所謂,實際上你就沒有生滅了,沒有生出來,也就沒有滅亡,要透徹地去領悟。明明有生滅,爲什麼説沒生滅?師父剛才不是説因緣有生有滅的嗎?爲什麼又沒生沒滅呢?生滅,緣分是一個法緣,是無窮無儘的,因爲這個緣分儘了,那個緣分又來了。

比如:一個人離婚了,以爲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會有婚姻了,一旦有人給他介紹了,心又動了,又開始談戀愛結婚了,你們説有沒有生滅?要透徹地去理解生滅,明明心中有個無明,不明白,糊裡糊塗,爲什麼又説無無明儘?無明是沒有儘頭的,是沒有生滅的。比如:明明有老死,人老了就會死,而《心經》裡的“亦無老死儘”,是説人的老死是沒有儘頭的。人的苦難也是沒有儘頭的,這世你死了,下一世你又投胎了,就這麼永遠的輪回。明明有煩惱,衆生煩惱,業力煩惱,明明有這一切的煩惱,爲什麼説無煩惱故?因爲把一個大無畏,一個無所謂放上去了。煩惱的本質髮生了變化。師父今天給你們講的無所謂,另外一個理解就是大無畏,大無畏就是把什麼都看穿了,放下了,什麼都無所謂了,還有什麼可以牽掛的,如果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,那就沒煩惱了,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無所謂無煩惱呢?而這一切都是無自性的,無自性就是沒有本性本源,佛法稱爲無性,因爲這一切都是無性的,根本不存在的,都是空的。無自性的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。如果不是從內心髮出來的,就不是本性的東西,就是空洞的無自性。


(三)
煩惱就像一隻蜘蛛一樣,在給自己編織一張網,這張網就是煩惱網,你的煩惱越多,編織的這張網就越大,如果把煩惱全部放在身邊,編織的這張網就越大,失去的本性就越多,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煩惱,像蜘蛛一樣,在心中編織一張網。這張網也叫怨結之網,因爲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緣所爲,比如:有的孩子與父母關繫不和,孩子恨父母,父母也會恨孩子,越恨這張網就編織得越大,而這張網就是因緣之網,孩子對父母不好是過去的因緣所爲。當你感到因緣是真實的東西,你才會有得有失。師父經常給你們講凡是有生有滅的東西,在人間是不能長久的,在人間不能長久的東西就是假的,因緣是真的又是假的。如果你不把煩惱放在心上,就不會有煩惱,煩惱怎麼會有的?就是因爲你把它放在心裡,把煩惱放在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,才會衍生出更多的煩惱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7

主題

173

帖子

778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3-8-12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3-8-12 16:26 | 顯示全部樓層
看別人不順眼,是自己修養不夠。-靜思語-

《白話佛法》三界視爲虛幻,煩惱即爲菩提

(一)
三界是道場,可視爲無所趣也。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要把三界看成是道場,看成清淨之地,成爲心中的道場,心不投入其中,不把三界當成心中喜歡的地方,你就在心中擁有清淨的道場了。要看破三界,領悟人生均屬無性,三界都是色空境界。如果把三界統統看成是虛空幻化,就不會落入其中。比如:喝酒,就算享受了吧,多喝就會醉,就會陷進去,享受的東西都會把人陷進去,沉淪其中。煩惱即菩提,三界是道場。煩惱來了就是給你一個智慧的啟髮,爲什麼有煩惱你才會有智慧?如果沒有煩惱哪會有智慧?就是要利用煩惱來開髮自己的智慧,衆生的本性是無我的,是沒有我自己的,所以要有菩提心、清淨心,菩提就是智慧,擁有菩提智慧,就不會生煩惱,要記住三界都是修心的道場。


(二)
師父給你們講一點點色界天的事。色界天四處都是鳥語花香,微妙其中,有美妙的音樂,樂在妙中,行在妙中,美在妙中,香在妙中,一切都在妙法之中,而這些美妙的境界也是不長久的,天人有五衰,等到天福享儘時,也會下來。佛菩薩的境界,是要看破它是空幻的,真正有光明境界的人一定要看破它。師父常和你們講凡是不能長久的物質皆屬虛幻,三界輪回是境界,三界輪回,是到天上了,又下來了,就是六道輪回,不論在哪一個道,都是一個境界,境界純屬虛幻,是你的感覺。三界輪回均屬虛幻,一唸善,會上去,一唸噁,會下去,菩薩是無礙的,所以菩薩不會趣入,也就是菩薩不會加入其中,什麼境界都會得到解脫。就是隻有當你不趣入,不對這三界存有想法,你才會什麼樣的境界都能解脫。見解是一切無礙,如果每人在見解上對某一事情認知沒有障礙,就會事事順利無礙,也就無對立故。要做到無滯無礙,當你腦子裡真正破除了這些雜唸,就不會有障礙了。


(三)
緣由願來,緣分是由你的願力所來的,願力大,你的善緣就自然具足了,所以,能覺他人之詐,不形於言;如能受人之辱,無動於色,佛道成近矣。如果知道人家在騙你,不要有反應,笑一笑,受人侮辱要不動於色,忍辱精進,做人如果能夠守住這幾個字,你學佛接近成功了。境界來了不懼怕,來去不留,一切隨緣,你就很自在了,就不會難過,放下即得解脫,你把這個緣分放下了,你就解脫了。

如果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,永遠不會指責別人,檢查人家不如先檢查自己,師父讓你們知道聰明難,糊塗更難,在人間學聰明已經很難了,要學糊塗更難,所以有句話叫:難得糊塗,這個糊塗是聰明的,有智慧的糊塗,真正的放下就不會糊塗了,真正糊塗的人就會放不下。

總之,失意時要用忍耐的方法克製自己的失意。快意時,治之以淡,就是開心了,有好事情來時儘量淡化,經常不要讓自己的心有增減感,是名入道之人,即爲修爲之人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加入會員

本版積分規則

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一切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非本論壇立場,瀏覽者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論壇管理團隊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論壇保留一切管理及法律追究之權利。
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搜索

小黑屋|本站規範|關於我們|前進越南

GMT+8, 2023-11-28 17:24 , Processed in 0.401249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