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後由 乖乖樂 於 2025-7-12 11:50 編輯
4. 人文,文化,經濟(重點)
越南社會以京族為最大宗,占總人口86.2%,華人在此是少數民族只佔1%人口,越南人並非母系社會,這是台灣人對越南文化一個重大誤解與訛傳,
所謂母系社會跟傳統漢族直系血親以父子為主幹不同,母系社會主要是母傳女,女性為家庭主幹,由母親或舅舅主持重大事務。男性嫁入女方宗系,是以母系親屬為世系繼承的親屬制度。
越南還是父系社會,並且還是傳統的男尊女卑的父權社會,尊敬長輩,家裡父親決定大事,語言裡也有尊稱,地位較低的要自稱Em, 尊長自稱Anh,
男性對女性說"Anh yêu(愛) em",女性對男性說"Em yêu(愛) anh"。
年長者自稱Anh, 年幼者自稱Em。
越南女性勤勞,能吃苦,普遍婚後工作與照顧家庭兩頭挑,很少做家庭主婦,因此多見從事街頭商販為女性,可能因為產業因素,女性多從事服務業,而咖啡店裡白天喝咖啡男性居多。
越南咖啡店喜在街邊擺椅子,不兩兩相對,而是全都面向大街,是一大特殊景觀。了解越南人性格有一個前提,南北越人性格差異大,而且普遍互相不認同,很正常,兩邊原本就不是同一國,統一不到50年,北越較勤奮但脾氣不太好,南越溫和但比較愛玩,中越比較偏南越性格。夜生活則是南越非常發達。
越南咖啡是羅布斯塔品種,跟我們常喝的阿拉比卡不同,抗蟲害,味道更重,更提神,但有人喝不慣,以口味來說,味道層次不如阿拉比卡豆。越南咖啡店種類繁多,連鎖品牌星巴克都在此鎩羽而歸,本土品牌Highlands Coffee才吃香。
越南人體型偏瘦,因為飲食清淡,油葷不多,加之天氣炎熱食慾不振,新陳代謝速度快。飲食以米麥為主食,多種樣式,河粉,麵,雞鴨魚肉蔬菜,偏好酸辣口味。
交遞金錢時常用一手交遞,另一手握在交錢手的手腕以示尊重,聽長輩講話時雙手交疊置於胸前,微微低頭,以表示尊敬,
但在台灣,雙手抱胸的姿勢可能被解讀為「不耐煩」,這是台灣人跟越南人的交流時要注意的文化差異。
越南經濟正在經歷從農業為主向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轉型,農業佔GDP的比重約為11-15%,製造業佔GDP的比重約為37-40%,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約為41-56%。?農業的GDP占比逐漸下降,而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占比則不斷增加,人口向都市集中,都市化。
北越工業為主,中越旅遊業發達,胡志明則工商業均發達。
近年,由於中國產業外移,首先落腳河內周邊工業區,如北寧省,擁有許多台資與中資的電子代工廠。
中越的峴港則是韓企天下,最近有正崴(Foxlink)進駐,成為第一家在中越落腳的台資電子廠,台資紡織廠則是坐落於胡志明市附近。
越南近年薪資成成長非常快,成本上升快速,Fisher有朋友十幾年前去過河內,最近有去河內,他說一碗河粉漲了十幾倍,十幾年前3k越南盾,現在要50k,越南政府主導勞工調薪,每隔幾年就普調勞工法定最低薪資。
北越河內,南越胡志明,一個普通工人薪資一萬出頭台幣上下浮動,中越峴港則是8千台幣。勞工便宜,但物價不算低,尤其都市裡。
技術能力合格的工程師更是難找,薪資上升猛烈,100%加薪不是罕見,
越南白領,辦公室,知識型勞動力缺乏,薪資較高,薪資分佈呈M型,高階管理,可以跟海外接軌的人才,薪資走國際等級,本土勞工無特殊技能者,過度競爭,薪資偏低。
Fisher曾經接過委託,找Apple 在越南的工程師,技術能力及英文能力都要求不高,英文能溝通,技術有概念即可,但必須越南語流利,一個都找不到。
在中國大陸的代工廠遷移到越南的大背景下,對本地技術能力人力需求非常強烈,供不應求。
越南教育體系對於工程方面的人力培育不夠,越南人口9000萬,理工每年畢業生7~8萬人,台灣人口2300萬,理工每年畢業生也是7~8萬人。
教育內容跟不上變化,但據越南人所述,功課壓力不小,跟產業儘速接軌是很重要的課題,也需要擴展教育的人力儲備。
根據Fisher在越南廠當廠長的老友表示,他們普遍喜歡用婚後的越南女性,勤勉肯做,出勤率高,而男性普遍有群聚性,會有一個本地意見領袖,台灣幹部要交代工作,還得問過那位本地意見領袖,越南人很重鄉土,家庭,也不喜歡遷移,北越人不離開北越,南越人不離開南越,因此人力池塘會有問題,越南總人口9千萬,但北越工廠招工的人口基數只有北越的3000萬,
如果跟中國大陸比,鴻海幾個代工重鎮: 四川省常住人口8000萬,流動人口就2000萬,廣東常住人口:1.2億,流動人口3000萬,河南省常住人口1億,流動人口2000萬,一個北越還頂不過中國大陸一個省。
因此貿易戰下,中國代工訂單外流,工廠移動,越南可能不會是終點站,印度才是。這是由人口,勞動力因素決定的。
如果想要在越南做點生意,找到可信任的越南人會是最大資產,文化差異使得台灣人普遍需要找越南人合夥比較方便,然而出狀況的經驗數不勝數。灰色部分我沒有親自遇到,越南人自己也說沒那麼嚴重,但我並不認為很少,越南人愛面子的特性,未必會說實話,我覺得他們民族性很強,挺愛國的。
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,越南人效率不高,不可靠嗎?這件事從台灣人角度考慮,Yes, 無庸置疑,但從全球狀況考慮,No, 無庸置疑。
台灣人,日本人,韓國人,大陸人,越南人,都處於傳統所稱儒家文化圈,做事其實都挺勤奮了,如果跟其他國家族裔合作過,一般就會覺得越南其實不錯了,但在儒家文化圈裡靠譜程度也有先後排序,
我們以世界銀行2020年《營商環境報告》: 韓國第5,台灣第15位,日本第29位,中國第31位,越南第68位,全世界共190個國家排名,越南可進前1/3,至於台灣,可進前10%之列。
越南目前跟中韓日台比較起來,靠譜程度有待加強,但在全世界裡,算是不錯的了。
如果打算在越南做生意,競爭非常激烈,最好要有獨特優勢,否則很難賺到錢。
越南股市有新興市場初期特徵,暴漲暴跌,跟行內人士聊了一下,內線交易及主力控盤嚴重,長期浸淫比較有機會抓到門道,不熟悉的話不建議輕易參與。
越南是外匯管制國家,攜帶超額貨幣會被處罰,
越南匯率兌美元長期貶值,自2003年至今,美元兌越南盾匯率升值75%,對台幣亦然,越南盾歷來匯率問題叫為人詬病,曾經歷數次暴跌,最近兩年又再度以超越均值的速度貶值,傳統上這有利出口,但對打算在越南置產的人必須考慮的,但美元兌越南盾長期升值,速度有快有慢,這個要注意到。
越南的通膨也比較厲害,除了2020~2021年疫情之外,長年不曾低於2%,均值在接近3%年增率,某些年份接近5%。
然而,就是這樣的貶值速度,越南對舶來品民生用品的需求還是強烈,年增率迅速增長,餅乾及五穀製品,年增724.32%;蔬果年增55.39%,顯見經濟發展前景不錯。
貧富差距大,做生意精明,敢衝敢博,比較少那種謹慎經營的模式,家庭經營的小商販多。
傳統市場多,價格便宜,超市也多,舶來品民生用品眾多,也較越南本地商品價格貴。 |
評分
-
查看全部評分
|